辟谷小常识(一)
发布时间:2025/3/7
一、辟谷起源
辟谷起源于先秦时期。据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记载“食肉者勇敢而悍,食谷者智慧而巧,食气者神明而寿,不食者不死而神”,这是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。《淮南子·地形》也有类似记载,《人间》还记述了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,不食五谷,行年七十,犹有童子之颜色,这是史籍所载最早的辟谷实践者。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《去(却)谷食气篇》,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。
简单来说辟谷也就是源自中国道家养生中的“不食五谷”,是一种通过限制饮食或完全断食,让身体得到自我调整和修复的养生方法。

二、辟谷常见类型
1、半辟谷:在一定时间内,只吃少量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汁、坚果等。
2、全辟谷: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断食,只喝水。
三、辟谷可能的益处
1、从中医角度:可让脾胃得到休息,恢复活力,还能清理肠胃积滞,排除体内湿气、毒素等。
2、从西医角度:短时间的辟谷可能激活细胞自噬机制,细胞会清除自身的受损蛋白质和细胞等,有利于细胞的更新和修复;适度限制饮食能使身体的代谢、免疫系统等得到调整,有助于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。
四、注意事项
1、不可盲目辟谷: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辟谷养生,进行辟谷前一定要做好各种功课,比如了解认识辟谷是什么?其医学原理、是否有禁忌、辟谷中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或症状如何解决等?
2、遵循医学指导:辟谷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,避免盲目跟风。
3、不适合的人群: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和过度衰老的老年人、重病患者、心理不接受者等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