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谷小常识(三)
发布时间:2025/3/11
一、辟谷前需要了解哪些身体指标?
(一)、内脏脂肪指数;
内脏脂肪指数是判断是否为隐性肥胖的重要指标,内脏脂肪过高会引发肥胖,当指数超过30时则是严重肥胖。内脏脂肪指数则是通过对内脏扫描周围脂肪面积,通过计算得来,共分30个等级。内脏脂肪指数1-9级是一个阶段属正常,一般人体不高于5。内脏脂肪指数是10-14时表示脂肪偏高,当脂肪指数在15-29时则表示脂肪含量过高。
(二)、基础代谢率;
基础代谢率(Basal Metabolic Rate,BMR)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,不受肌肉活动、环境温度、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。即基本的生理活动(即血液循环、呼吸及恒定的体温)时,每小时单位表面积最低耗热量减去标准耗热量,其差值与标准耗热量之百分比,称为基础代谢率。
在临床和生理学实验中,规定受试者至少有12小时未吃食物,在室温20℃,静卧休息半小时,保持清醒状态,不进行脑力和体力活动等条件下测定的代谢率。
(三)、体重;
体重(body weight):裸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。
需要注意的是,体重是身体各器官、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,因体脂和体液变化较大,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,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,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,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、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。
但是标准体重的指标并不是确定的数值,且存在个体差异,因此若体重不在范围之内,也就是说偏肥胖或者偏瘦等情况,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,查明病因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。
(四)、储肌能力等级;
储肌能力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储存能量的能力,与肌肉纤维类型、神经支配以及代谢水平有关。当肌肉处于休息状态时,它能够有效地储存糖原和脂肪酸等能源物质,以备后续活动使用。储肌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肌肉疲劳感增强、运动耐力降低、容易出现肌肉酸痛等症状,还可能伴随有身体虚弱、易出汗、心悸等表现。
储肌能力等级通常指的是肌张力等级,根据Ashworth法,肌张力分为0-4级,其中0级表示肌张力正常,1级表示肌张力略微增加,2级表示肌张力明显增加,3级表示肌张力严重增加,4级表示肌张力完全不活动,肌肉呈僵直状态。
储肌能力等级与健康状况的关系
肌张力的变化可能由非疾病因素或疾病因素引起。如果症状较轻,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,注意休息和放松肢体即可。如果症状较为严重,建议及早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,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治疗,以免病情加重
(五)、五项放心标准:脂肪率、肌肉率、水分、蛋白质、骨量;
我在进行七天辟谷前通过体脂秤检测,五项都合格。先了解一下这五项指标的含义。
1、脂肪率是指身体成分中,脂肪组织所占的比率。测量脂肪率比单纯的只测量体重更能反映我们身体的脂肪水平(肥胖程度)。
人体的脂肪率主要还是相对而言,也会受个体差异不同影响,男女脂肪率会有一些区别。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身体脂肪率,男性大约在15%~18%是属于正常体脂率,而女性大约在25%~28%左右。相对多些也是身体基础体脂率,是维持身体代谢循环平衡主要组成部分。而当体脂率超过正常值20%可属于肥胖,形成脂肪囤积的原因,主要还是饮食无节制。高脂肪食物摄取过多缺乏有效的基础活动,长期久坐等都会导致脂肪率上升。
2、肌肉率是根据人体肌肉总量和人体体重、身高等相结合得到的人体的一个比例值,这个值的范围决定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力量的多少。
男性的正常肌肉率是30%-40%。低于30%为肌肉量偏少,而高于40%肌肉量偏高,而女性的肌肉正常率是25%-27%之间。肌肉率可以间接的反映出人体健康状态,但是不能够说明有没有疾病。
3、水分 人体含水量在60%~70%左右。
人体的含水量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,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的含水量会逐渐减少。胎儿期人体含水量约占体重的90%,新生儿期人体含水量约占体重的80%,在婴儿期,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70%。
成年男性的含水量约为60%,成年女性的含水量约为55%。当年龄增加到50岁时,人体内的水分含量将减少到50%以下。
如果患者身体含水量较低时出现电解质紊乱,除了补充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外,还需要补充电解质。例如,对于低钾血症患者,一般可以给予补钾治疗,对于低氯低钠血症患者,一般可以给予氯和钠补充治疗。
4、蛋白质 蛋白质(protein)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、组织的重要成分。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,血液的酸性提高。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。一般说,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%,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。
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,是有机大分子,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,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。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。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。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。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
都有蛋白质参与。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%~20%,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.6~12kg。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,性质、功能各异,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(Amino acid)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,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。
5、骨量 骨量是指是单位体积内,骨组织[骨矿物质(钙、磷等)和骨基质(骨胶原、蛋白质、无机盐等等)]含量。骨量是用来代表骨骼的健康情况。不同年龄时间段人体骨量是不同的,增加骨量不仅要补钙,还要补充胶原蛋白。
很多人用骨量来形容和表示骨骼,特别是四肢骨骼的粗细。如果按照严格意义上的骨量来看,无论对任何脊椎动物,也无论他们是老还是少,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对人而言,我们已经发现,骨量同遗传、营养、运动、日照、保健都有关系。
一生中不同年龄时期骨钙 的含量是不同的。出生时,全身钙含量仅为25克,成人体内钙含量可达12百克,30岁左右人 的骨量达到一生中的高峰,50岁起骨量平均每年丢失0.5%~1%,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平均丢失骨量3%~5%,妇女骨丢失最终可达峰值骨量 的30%~40%,男性丢失20%~30%。因此峰值骨量就比如同人体内的“骨银行”,年轻时峰值骨量越高,相当于在“银行”中 的“储蓄”越多,可供人们日后消耗的骨量就越多。峰值骨量的多少主要是由遗传因素、营养状况、生活习惯等决定 的。儿童生长期与妇女怀孕哺乳期钙 的足量供应,成人克服不良嗜好(比如吸烟.饮酒等),加强负重运动,都可以增加“骨银行” 的骨量储备。
(六)、身体状态指标:
国内标准:适合中国人的BMI正常值范围在18.5至23.9之间。
(七)、注解
1、身体活力指数反应身体当前营养状况、免疫力和活力水平,指数水平较低时,代表营养状况和精力状态较差,免疫有下降趋势,请注意补充营养和保障休息。
2、BMI 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与健康状况。
国际标准: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,BMI的正常值范围在18.5至24.9之间。
二、怎么去测量以上的身体数据?
我们只需要一台体脂秤,就可以为您提供30多项的体质检测数据,当然这也是一个参考值。如果担心有问题可以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测。